北京时间1月19日,近日阿里巴巴马云接受了《金融时报》的采访,在采访中这位被成为中国互联网教父的人称世界经济大船正在驶向最危险的区域。阿里巴巴及淘宝将积极调整策略,逐步实现其全球化的目标。
每当阿里巴巴的销售人员成功签下重要的一单,阿里巴巴的销售部门就会雀跃不已。今天,当马云这个全世界最大的网络交易平台的创始人就紧挨其销售部门,在开放式办公室接受了采访。如果马云认为坐在他的销售团队旁边最安心的话,这是因为现年44岁的马云在过去的15年里一直这样做:鼓吹互联网的重要性并极力说服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挂在阿里巴巴网站。
如今,阿里巴巴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拥有了3600万的注册用户,并在2008年的前9个月产生22亿元(3.22亿美元/2.45亿欧元/2.2亿英镑)的收入,同比增长了43%。阿里巴巴集团共拥有1.2万名员工,今年还将招聘4500人。另外,它还控股雅虎中国和淘宝网。这家中国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由马云创立于2003年。
马云被称为中国的互联网教父。但是,当1994年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子试图出售在线广告空间的时候,人们对他充满了质疑和不信任。他说,当时人们都认为我疯了。
在马云12岁时一样,中国社会开始从一个动荡的时期中走出。数学不好的马云却拥有英语天赋,他尝试着去担任外文导游,通过此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还为他打开了外面世界的大门。
在两次高考失利之后,马云勉强进入了杭州师范学院学习英语,随后他成为了一名老师,但很快他辞职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在1994年成立了一家翻译公司。这个工作令他有机会去了美国,就在那时候他第一次接触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并决定从事互联网行业。
1995年,他回国创办了网站“中国黄页”-在线企业目录。但由于当时杭州的互联网还没有普及,他的客户基本看不到他网站上的广告。初期,他曾经做到过在一个房间里通过一台电脑将潜在客户的页面传上去的事情。4年后,马云再次做出惊人之举,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当时的阿里巴巴仅是个只有一点业务的创业企业,而远不是今天的跨国企业。
阿里巴巴商业模式的关键在于,使中小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寻找到更大范围内的买家,阿里巴巴为这些企业提供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通道,减少了企业对当地客户的依赖。马云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诸如沃尔玛这样的大卖家扼杀了大批的中小企业。但是通过互联网广大中小企业又有了出路。所以我认为世界改变了,我坚信小即是美。
阿里巴巴将自己的信念融入到了自己的行动中,通过为中国供应商提供展示的平台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当然,这也面临着危险,比如这些企业在经济危机中成为牺牲品。马云称,我们仍旧拥有超过2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并且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一切都安好,生存下去是个很简单的问题。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尚优于其他国家,但国内贸易已经放缓,这影响了一大块阿里巴巴的业务,2870万的注册用户几乎都生存在本土市场。为了减少打击,阿里巴巴为中小企业提供了10亿元人民币的小额贷款。
对马云的公司来说,还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正在改变市场的位置,在金融危机之前,阿里巴巴帮助中国企业将产品销往国外,现在阿里巴巴打算帮助世界其他地区的中小企业销售产品,帮助它们跨国销售,帮助它们将产品销往中国。马云表示,在未来的10年时间内,我们要从一个纯粹的中国出口平台转变成为一个全球中小企业产品销售平台。
在过去的6个月里,阿里巴巴为这一目标而开展了一个号称“出口到中国(Export to China)”的计划,为非中文卖家提供虚拟店面。同时,他宣布淘宝也将走向世界,除了已经拥有业务的日本,他的触角还将伸向印度和墨西哥。
马云表示,他不会将自己的商业模式推广到那些他不熟悉的市场,关于如何走向世界,他认为看看易趣、亚马逊和雅虎,就知道它们都遇到了困难。他说,如果我们要进入印度市场,我们不会100%移植在中国成功的模式。那不是真正的全球化,那是占领。
马云最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公司打败了易趣和雅虎,使他们在进军中国市场的过程中遇到了对手。2006年雅虎控制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同时阿里巴巴控股了雅虎中国。马云说,这些公司之所以在中国失败,是因为他们企图用国外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来征服中国市场。
在讨论了以上这些之后,我们还能听见马云销售部门的电话铃声再此起彼伏地响起。最后,他对全球经济做出了一个评论,经济大船正在驶向最危险的区域。结束采访后他又回到了他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