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外国电影从首映到引进国内可能要花一个月乃至更长时间,但给字幕翻译者的翻译时间往往只有几天。贾秀琰在翻译100多分钟时长的《黑衣人3》时,从接到剧本到完成为5天左右,整个译制工作也仅有两到三周。
尽管时间紧张,译制过程还是严谨而规范的。据贾秀琰介绍,首先是翻译台词。国外的台词本内容丰富且专业,除了对白之外,还会标注对白的引申义和特殊含义等等,用于给各国翻译提供全面解读,“所以不可能出现网友所说我的错翻、漏翻、自创剧情的现象”。其次是演员配音。译制导演和配音演员会在配音过程中,一句一句抠台词,看对白是否流畅。最后上中文字幕。译制负责人根据翻译提供的中文台本,校对一遍英文字幕;再由专门的译制人员根据配音上字幕,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对照英文台本校对一些明显错误。
贾秀琰说:“电影翻译的训练是必须的。我在接片子之前,要拿以前译制的片子,对着台词本和影片学习,最初是拿《指环王》、《变形金刚》等片;去录音棚看配音过程也是一种学习;翻译人员也会经常在一起交流。影片上映,会自己买票去影院看中文配音版,学习其他翻译的作品。译制方也会在每次译制之前,告诉你要注意的细节。”
目前,内地的大部分引进片其翻译工作并非由专职电影翻译完成,很多参与者都是兼职。贾秀琰就是其中之一,她的正职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宣传。虽然现在引进片的数量增至每年34部,但每部电影的翻译至多只有数千元酬劳,配音可能只有几百元,加上翻译团队也多,想专职从事这行业,生计上就会比较艰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常江说:“我国普通翻译人员的收入结构是严重扭曲畸形的,不光影视字幕翻译,出版物领域也是如此。翻译工作本身是一个既需较高文化底蕴,又要求熟练掌握两种语言以上的‘高级工种’。凭什么奢望一个这样付出与所得严重不匹配的行业去苛刻自律?目前绝大多数翻译人员都在凭‘热爱’从事这项工作,包括我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