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82115891
  • bjhyw@263.net
  • 021-31200158
  • shkehu@263.net

国际会议论文翻译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2014年夏令营

会议名称(中文):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2014年夏令营 
所属学科:  能源技术基础与储能节能,再生能源技术与工程  
开始日期:  2014-07-25 
结束日期:  2014-07-28 
所在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在城市:  北京市     海淀区  
主办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 重要日期 ]
参会报名截止日期:  2014-06-15 

[ 会务组联系方式 ]
联系人:  郝老师、张老师 
联系电话:  010-68914938、010-68918213   
E-MAIL:  ceepbit_summer@163.com    
会议网站:  http://www.ceep.net.cn/zszp/bksxly/34271.htm  
会议背景介绍:    能源供需矛盾与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开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科学、管理科学、政策科学等各个学科交叉研究。国际上包括多位诺贝尔奖或克拉克奖获得者Elinor Ostrom, Thomas Schelling, Dale Jorgenson在内的著名学者,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的科学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CEEP-BIT)面向国家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针对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旨在增进对能源、气候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认识,并为政府制定能源气候战略、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能源企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为社会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
  “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是中心的特色学科。该学科是依托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具体信息请访问:www.ceep.net.cn)
  现任主任魏一鸣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他同时担任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兼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长、复杂系统研究分会理事长、计算机模拟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担任Applied Ener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等12份国际学术期刊的领域主编或编委,及10份中国学术期刊主编或编委。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著作12部(含合著和合编),其中SCI/SSCI收录论文80余篇。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同行引用4500余次。
  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现已形成一个年龄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朝气蓬勃的研究团队,16名专职研究人员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和博士后3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中心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发表的学术论文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引用,多份政策咨询报告得到了中央领导批示。
  近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人。中心绝大多数博士生在读期间有赴国外著名高校留学或短期访学机会。培养的研究生主要就业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类知名能源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国务院各部委或国外深造。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组织的2014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CEEP-BIT Summer School),旨在为有志于从事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跨学科研究的优秀大学生构建交流的平台,为青年学生提供与该领域专家和优秀学者交流的机会,并通过夏令营活动,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营员免试攻读研究生。此次活动将于2014年7月25-28日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主要活动包括学术报告、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相关专题讨论,以及与业界专家、学者联欢交流、参观访问等。夏令营期间,中心将安排营员参加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分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能源经济与管理学术年会。
  凡是在夏令营各项活动中表现优异,且具有所在高校外推资格的优秀大学生,可成为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2015年外校推免生候选人(最终录取结果以学校正式公布的为准)。特别欢迎愿意攻读硕博连读项目的营员申请。
  夏令营活动期间,中心将为所有营员提供膳食,并为京外营员安排住宿(北京地区高校学生不提供住宿)以及往返硬座火车票费用(需提供票据报销)。欢迎广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加。
 
一、申请资格
1、在校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门类专业三年级本科学生(2015届本科毕业生)。
2、学习成绩优秀,本科前三年总评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20%之内(少数著名高校适当放宽);或者虽然成绩不在本专业35%之内,但在其他方面表现优异者——如数理类、工科类专业前35%且修读过相关经济学、管理学课程成绩优异者;在全国各类大学生专业竞赛及数学建模比赛等各类国家级竞赛中获奖者。
3、对经济学、管理学、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有浓厚兴趣,有志于学术研究,有较强的或潜在的研究能力,并有一定的学术积累与研究成果。
4、英语水平良好。托福、雅思、GRE成绩优异者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