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名称(中文): 2014北京国际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研讨会
会议名称(英文): Beij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LRER 2014)
所属学科: 生态学,矿业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
开始日期: 2014-10-19
结束日期: 2014-10-20
所在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在城市: 北京市 海淀区
主办单位: 中国煤炭学会
协办单位: 中国生态修复网
议题:
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矿区土地与环境损伤的监测、预测与评价
减轻损伤的开采方法与措施
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政策法规与标准
矿山酸性水的产生与处理
土壤重构与地貌重塑
植被恢复与生物多样性
采煤沉陷地复垦与生态修复
露天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
矿山固体废弃物管理与废石堆生态修复
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案例研究
历史遗留废弃地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
污染土地修复
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产业化
会议主席: 胡振琪
Robert G. Darmody 美国采矿与复垦学会 主席
Petr Sklenicka 捷克布拉格生命科学大学 教授
CarstenDrebenstedt 德国弗莱伯格科技大学 教授
Peter J. Beckett 加拿大劳伦森大学 教授
David Mulligan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矿山土地复垦研究中心 教授
顾大钊 神华集团科技发展部 总经理
高吉喜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陈同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
黄锦楼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 重要日期 ]
摘要截稿日期: 2014-02-15
全文截稿日期: 2014-06-15
论文录用通知日期: 2014-03-15
[ 会务组联系方式 ]
联系人: 王友平
会议背景介绍: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而自然灾害、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工农业生产建设活动,尤其是矿物开采等,占用并造成大量土地的严重损毁,甚至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需要转变土地利用,加强土地的重复利用与再利用。
自1989年出台《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以来,一系列有关土地复垦的制度与标准不断确立。201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土地复垦条例》标志着我国土地复垦工作进入了新的里程;2013年出台的《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强调,到“十二五”末全国新设矿权的矿区的土地复垦率要达到100%。环保部推出的《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指导我国新时期的采矿区土地复垦工作。
为推动我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中国煤炭学会将于2014年10月16日-19日在北京召开“2014北京国际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学术团体负责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及相关领域的领衔专家、各级政府部门主管领导、知名企业精英和主流新闻媒体的代表出席,针对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政策法规、规划计划、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等广泛的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并征集论文。
征文范围及要求:
为更好的推动国际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作,并利用本次会议进行最广泛的学术交流,会议面向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行业的专家、学者、研究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公开征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