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水是一种清澈的液体,它有很多用途。
【8】 We can read of things that happened thousands of years ago in the Near East, where people first learned to write. (where 引导的定语从句与主句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译文】因为近东的人们最早学会使用文字,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几千年前发生在那里的事情。
一般来说,定语从句都是紧跟在其先行词之后的,但有时候定语从句并不紧跟其所修饰的先行词,而是被一些其他的词语隔开,成为隔离的定语从句。这种现象在书面语中很常见,是造成阅读理解和翻译的难点所在,也是考研翻译的重点,要特别留意。例如:
【例9】A new teacher will come tomorrow who will teach you English. (定语从句不是紧跟在其修饰的先行词teacher之后,而是被will come tomorrow 分割,置于句尾,表示强调)
【译文】明天有一位新老师来教你们英语。
对于这样的定语从句,可以依据以下方法来判断:根据先行代词或先行副词来确定先行词。因为先行词一般是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所以只要在先行代词或先行副词之前找到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将其代替先行代词或先行副词置于定语从句中便可以验证先行词的真伪。例如:
【例10】We may define chemistry as the science in which we deal with the chemical change in matter as a result of which it is possible to form a new substance。
【分析】该句中的两个which都是定语从句的先行代词,第一个代替science,第二个代替哪个单词呢?正常而言,应该是matter,但事实上代替chemical change。如果你将matter置于从句中,没有因果关系(as a result of),所以只能是chemical change。
【译文】我们可以把化学定义为关于物质化学变化的科学,化学变化可能会形成新的物质。
【例11】Mike told her the story of the young pilot which I narra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book。
【分析】此句中的the young pilot 把which与其先行词story分割开,因为如果先行词是pilot,则不能用which代替,只能用who或that。
【译文】迈克把我在书本开头讲过的那个关于一位青年飞行员的故事讲给她听。
此外,定语从句中还有一种较难理解的情况,即:含有一个定语从句的定语从句。这种定语从句被称为复合定语从句,其所含的从句结构多由主语加表看法或意见的谓语动词组成,是整个定语从句的一个组成部分。复合定语从句的主语可以省略,也可以不省略。例如:
【例12】He is just the type I always knew would attract her. (省略主语的复合定语从句)
【译文】我一向知道他正是会吸引她的那种类型。
或:他正是我一向知道的会吸引她的那种类型。
【分析】该句有三个谓语部分,即一个系表结构、knew和would attract,但没有任何连接词,所以可以判断是省略了两个连接词。仔细研究,可知:I always knew would attract her是一个省略掉主语that的复合定语从句,其中I always knew 应该是that would attract her的一个定语从句,完整的句子应该是:He is just the type that that I always knew would attract her。第一个that既是复合定语从句的先行代词,也是复合定语从句的主语,还是其内部定语从句that I always knew的先行词。因为第二个that在定语从句I always knew中做宾语,所以会省略掉;而第一个that是复合定语从句的主语,也可以省略,但在正式文体中一般不省略。例如:
【例13】It was a discovery that scientists said could alter their theories about life’s earliest beginnings. (未省略主语的复合定语从句)
【分析】该句有三个谓语部分,即:一个系表结构、said和could alter,但只有一个连接词that,所以应该省略了一个连接词。经研究,可知that scientists said could alter their theories about life’s earliest beginnings是一个复合定语从句,that是先行代词,也是主语(未省略),还是其内部的一个定语从句scientists said的先行词;同时,由于scientists said的先行代词that在定语从句中做宾语,所以可以省略。
【译文】科学家们说,那是一项会改变其有关生命最早起源的理论的发现。
或:那是一项科学家们说会改变其有关生命最早起源的理论的发现。
(三)名词性从句(略)
第三节 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
正如第一节所述,就基本的句型结构(简单句)或句子主干(主语、谓语和宾语)而言,英语和汉语基本上是相同的,可以相互直译或顺译,这是两者可以互译的基础。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不同的传统习惯、思维方式、历史文化等的影响,英语和汉语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并不能简单地直接转化,这是两者互译的困难所在,也是吸引众多翻译精英不懈努力的魅力所在。所以,除了掌握一些必要的翻译技巧之外,要做好英译汉的翻译工作或顺利通过考试,还必须要通过大量的亲身实践,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掌握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及其处理方法,进一步加强自身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和对汉语的驾驭能力,从而提高翻译的综合能力。
对于考研翻译来说,接触过的考生都知道,它的五句话基本上都是复杂的长句,不但句子较长,而且句式复杂。基础扎实的同学,或许还能理清结构,知道所要表达的意思,但即使如此,要想找到确切的汉语表达方式,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大多数考生认为,做考研翻译就像但丁的三部曲:阅读理解是地狱,转化表达是炼狱,考分满意是天堂。事实上,如果考生能够对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结构方面的差异有所了解,掌握两者之间的一些转化规律,再假以时日反复练习,做好考研翻译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获得天堂般的感受也是指日可待。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众多语言学前辈的研究成果,在此总结出英汉语言在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相信对各位考生必有所裨益。
一、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
就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英语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来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英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的语意来表现。
【例1】 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
【译文】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或: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