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金伟良 职称职务: 教授、学院副院长 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 联系电话: (0571)87951817-600(O)、87952285(O) Fax:(0086-571)87951817-601(O) 电子邮箱: jinwl@ zju.edu.cn
个人简介: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1982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1985年5月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4月获得博士学位。 1985年至1991年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助教,讲师;1991年至1993年德国Stuttgart大学作博士后,获得德国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基金;1994年至1995年挪威TrondhEim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获得挪威国家研究委员会基金.;1993年至今,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结构工程研究所副教授,教授。. 1996年至1997年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系主任助理;1997年至1998年,浙江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副系主任;1998年至今,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方向: 1) 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和应用 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评估 3)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基本理论和应用; 4)海洋工程和结构工程的结构分析和设计理论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工程技术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委员会(二级)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结构可靠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混凝土结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技术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委员会委员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理事;浙江省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海洋学会海洋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结构与地基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建筑结构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中国海上油气》(工程)编委、《东海海洋》副主任编委
主要学术论文(2000年后): 1. Jin WeiLiang, Li habo, Hu Yong,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building structures under typhoon calamity,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Vol.1(1),2000,pp48-55. 2.Jin W-L, Zheng Z-S, Li H-B, Zhang L.Hybrid analysis approach for stochastic response of offshore jacket platforms.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Vol.14(2), 2000, pp 143-152. 3.Zhang, L, Jin W-L.An improved probabilistic integration method with high accuracy. Int. Conf. On 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saka, Japan, 2000 (ISTP) 4.李海波, 鄢飞, 赵羽习, 金伟良。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时刻的钢筋锈胀力模型。浙江大学学报, Vol.34(4), 2000.7, pp415-422。(Ei) 5.金伟良,赵羽习,吕志涛。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浙江大学学报,Vol34(4),2000.4,pp393-397。(Ei) 6.金伟良,鄢飞。混凝土碳化指数的概率模型。混凝土,2000年第1期,总123期,pp35-37。 7.Jin Weiliang and Zhao Yuxi. Effect of Reinforcement Corrosion on Bond Behavior between Steel Bars and Concrete. Proc.of the ICCMC/IBST 2001 Int. Conference on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oncrete Structures. 2001, Honan, Vienet. pp482-488. 8.Jin Weiliang and Zhao Yuxi.Effect of corrosion on bond behavior and bending strength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ma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Vol.2(3),2001.9,pp298-308. 9.金伟良,郑忠双,邹道勤,李海波。海洋导管架平台随机响应的复合分析方法。海洋工程,Vol.19(1),2001.2, pp14-18。 10.张立,金伟良。考虑检修因素的海洋工程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强度与环境,2001年3期。 11.金伟良,徐铨彪,潘金龙,严家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温度裂缝问题探讨。建筑结构,Vol.31(3),2001,pp45-47。 12.金伟良,赵羽习,鄢飞。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均匀钢筋锈胀力及其影响因素。工业建筑,Vol.31(5),2001,总第325期,pp6-8。 13.金伟良,赵羽习。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强度的试验研究。工业建筑,第31卷, 2001年第5期,总第325期,pp9-11。 14.金伟良,徐铨彪,严家熺,潘金龙,叶甲淳。构造措施对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开裂的影响。新型建筑材料,2001年第6期,总第243期,pp40-43。 15.金伟良,赵羽习,鄢飞。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均匀钢筋锈胀力的机理研究。水利学报,Vol.32(7),2001.7,pp57-62。(Ei) 16.金伟良,葛中桂,曲晨。薄壁离心钢管混凝土构件抗扭试验研究。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增刊,第34卷,2001.9,pp69-73。 17.张燕坤,金伟良,李卓东。极端荷载作用下海洋导管架平台体系可靠度分析。海洋工程, 2001,Vol.19(4),pp15-20。 18.金伟良,徐铨彪,潘金龙。不同构造措施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块墙体的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 Vol.22(6) ,2001.12, pp64-72。 19.刘世美,金伟良,邹道勤。基于软件设计中静态模型的分析探讨。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3, 7-5639-1075-1/T.184。 20.金伟良,叶甲淳,严家熺,徐铨彪,潘金龙。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建筑热工性能测试与分析。新型建筑材料, 2002年第2期,总第251期,pp16-18。 21.金伟良,赵羽习。随不同位置变化的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本构关系。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6(1),2002.1,pp1-6。(Ei) 22.赵羽习,金伟良。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 Vol.23(1) ,2002.2,pp32-37。(Ei) 23.金伟良,徐铨彪,严家熺,潘金龙,叶甲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温度裂缝控制的概念设计法。四川建筑科学研究,Vol.28(1) ,2002.3,pp62-64。 24.张立,金伟良。海洋平台结构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方法。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Vol.36(2),2002.3, pp138-142。(Ei) 25.宋志刚,金伟良。人对振动主观反应的模糊随机评价模型。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Vol.10(3),2002,pp 287-294。.9 26.金伟良,郑忠双,李海波。地震荷载作用下海洋平台结构物动力可靠度分析。浙江大学学报, Vol.36(3),2002.5, pp233-238 (Ei)。 27.金伟良,赵羽习。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回顾与展望。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 36(4),2002,pp371-380。 28.王卫标,韩曾萃,金伟良。钱塘江某海塘整体稳定可靠度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6(4) ,2002,pp366-370。 29.赵羽习,金伟良。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6(4),2002.7,pp 352-356。 30.宋志刚,金伟良。振动建筑中人的烦恼率。强度与环境,Vol.29(4),2002.12, pp 51-58。 31.赵羽习,金伟良。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可靠度计算。工业建筑, Vol.32(5),2002.5,pp 60-64。 32.金伟良,龚顺风,朱俊民。海洋平台结构管节点强度可靠性分析。科技通报, Vol.18(5),2002.9,pp 349-354。 33.金伟良,陈驹,徐铨彪。混凝土小型砌块建筑裂缝宽度的标准设置研究。建筑结构, Vol.32(10), 2002.10,pp 63-65 34.金伟良,潘金龙,徐铨标,叶甲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温度效应分析和研究。工业建筑,Vol.32(4),2002.4,pp24-26 35.金伟良,叶甲淳,严家熺等。混凝土空心小砌块建筑温度场。工业建筑,Vol.32(10),2002.10,pp 28-30。 36.金伟良,龚顺风,李卓东,喻军华。冲击荷载作用下结构物的水平动力参数分析。振动工程学报,Vol.15(4),2002.12,pp419-424。 37.金伟良,叶甲淳,徐铨彪。考虑太阳辐射作用的砌体结构温度场。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36(5),2002,pp 577-581。 38.赵羽习,金伟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混凝土结构构件可靠度的分析方法。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36(6),2002, pp 674-679。 39.Shunfeng Gong,Weiliang Jin. Property analysis of grouted clamping tubular joint for offshore platform structures. Proc. of 7th Int. Symp.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2002-07, 7-03-010663-6/TU.215. 40.Weiliang Jin,Zhongshuang Zheng. Theoretic model and its uncertainty on dynamic reliability of offshore platforms structures. Proc. of 7th Int. Symp.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2002.7, 7-03-010663-6/TU.215. 41.金伟良,宋志刚。波浪作用下海洋平台结构的振动舒适度验算。建筑科学, Vol.18(2) ,2002.2。 42.金伟良,宋志刚。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的不确定性分析。建筑科学,Vol.18(2),2002.2。 43.金伟良,宋志刚。基于人体舒适度的楼板振动设计的若干问题。建筑科学, Vol.18(2) ,2002.2。 44.赵羽习,金伟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发展。建筑科学, Vol.18(2),2002.2。 45.金伟良,宋志刚。结构振动中的人机工程学问题。建筑科学, Vol.18(2),2002.2。 46.张苑竹,金伟良。神经网络在混凝土结构可靠度评估中的应用。科技通报, Vol.18(6),2002.11,pp 495-500。 47.金伟良,张恩勇,邵剑文。光纤传感技术在海洋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中日结构振动,控制和健康监测学术会议, 2002-12, 7-900609-44-x。 48.叶甲淳,韩杰,金伟良。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裂缝控制技术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增刊),Vol. 32(5),2002。 49.金伟良,龚顺风,李卓东,喻军华。冲击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水平动力参数分析。振动工程学报,Vol. 15(4),2002, pp419-424。 50.王卫标,武清玺,金伟良,卓家寿。三维问题的随机界面元法。力学学报,Vol.35(1), 2003.1, pp 105-109。 51.符文熹,聂德新,尚岳全,金伟良。软弱夹层工程地质性质的室内仿真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Vol. 37(1),2003, pp 1-4。 52.金伟良,曲晨,傅军,张立。薄壁离心钢管混凝土扭转全过程简化计算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Vol.37(1),2003.1, pp 5-9。 53.金伟良,宋志刚。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海洋工程,Vol.21(1),2003.2,pp 13-18。 54.金伟良,陈驹,吴金海,赵羽习。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短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Vol.20(1),2003.3,pp 1-3。 55.金伟良,喻军华,邹道勤。模拟高边坡初始地应力场的边界位移法。土木工程学报,Vol.36(10),2003,pp 72-75。 56.金伟良,宋剑,龚顺风,白秉仁。海洋平台受损构件的承载能力与加固分析。工程力学,Vol.20(5),2003.10,pp 100-105。 57.金伟良,龚顺风,宋剑等。大型船舶碰撞引起的海洋导管架平台结构损伤分析。海洋工程,Vol.21(2),2003.5,pp 20-25 。 58.Jin Wei-Liang(金伟良),Qu Chen(曲晨),Yu Yi(于弋)。Experimental study on centrifugal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under bending and torsion,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Vol.4(5),2003.9,pp 565-572。 59.金伟良,龚顺风,李卓东。乏燃 料容器撞击对减振层结构水平动力响应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7(3),2003.3,pp 314-319。 60.张苑竹,金伟良。基于可靠度的混凝土梁耐久性优化设计。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7(3),2003.5,pp325-330。 61.金伟良,陈驹,吴金海,赵羽习。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短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城市科学版),Vol.20(1),2003.3,pp 1-3。 62.金伟良,张恩勇,邵剑文,刘德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海底管道健康监测中的应用。中国海上油气(工程),Vol.15(4),2003.8,pp 5-8。 63.金伟良,沈照伟,李海波。结构可靠度分析中设计基准期的敏度分析。中国海洋平台,Vol.18(5),2003.10,pp 15-18。 64.金伟良,曲晨。离心钢管混凝土结构弹性扭转应力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Vol.43(5),2003,pp 654-659。 65.金伟良,袁伟斌。离心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第三届两岸结构与大地工程研讨会论文集,台北,2003,pp 127-134。 66.Wei-liang Jin,Jian wen Shao,En yong Zhang.Basic strategy of health monitoring on submarine pipeline。The 22nd Int.conference on Offshore Mechanics & Arctic Engineering,OMAE2003-37048. 67.刘德华,宋牟平,金伟良,张恩勇,邵剑文。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布里渊散射分布式监测网络。传感技术学报, Vol.16(3),2003,pp 277-281。 68.金伟良,宋志刚。建筑振动舒适度设计的抗力模型。结构工程师, 66,2003,pp 427-432。 69.Wei-liang Jin ,Zhi-gang Song(宋志刚),Stochastic Response Estimation of Wind-excited Structure with uncertain Parameters,Advances in Stochastic Structural Dynamics,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ochastic Structural Dynamics -SSDO3,2003,pp 247-253。 70.金伟良,付勇,赵冬岩,白秉仁。具有裂纹损伤的海底管道断裂评估及其软件开发。中国海上油气(工程),Vol.15(6),2003.12,pp 41-45。 71.Y. X. Zhao, W. L. Jin. Test study on the bond stress-slip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rete and steel bars, Advances in Concrete and Structures,Proceedings of ICACS 2003(RILEM’s Publication),Xuzhou, 2004 72.金伟良,宋剑,龚顺风。船舶与海洋平台撞击的荷载模拟。计算力学学报,Vol.21(1),2004.2,pp 26-32。 73.金伟良、张苑竹。预估混凝土氯离子分布的新方法。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8(2),2004.2,pp 195-199。 74.李红梅,袁伟斌,周瑾,陈鸣,金伟良。某大厦加层工程的可行性计算分析。浙江工程学院学报,Vol.21(2),2004,pp 127-132。 75.李红梅,金伟良,叶甲淳,王有为。建筑维护结构的温度场数值模拟。建筑结构学报,Vol.25(6),2004.12,pp93-98。 76.叶甲淳,金伟良,邹道勤。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温度场现场跟踪监测研究。建筑结构学报,Vol.25(6),2004.12,pp 99-107。 77.袁伟斌,金伟良,黄呈伟。钢索锚固节点的试验及其力学性能研究。空间结构,Vol.10(1),2004.3,pp 57-61。 78.金伟良,陈驹,吴金海,张苑竹,陶云来,王红伟。海洋环境侵蚀作用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8(5),2004.5, pp 603-609。 79.方韬,龚顺风,金伟良。混凝土结构破坏过程的离散单元法模拟。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8(7),2004.6,pp 921-925。 80.宋志刚,金伟良。工程结构振动舒适度的抗力模型。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8(8),2004.8,pp 966-970。 81.袁伟斌,金伟良。钢管混凝土的等效本构关系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8(8),2004.8,pp 984-988。 82.李骏嵘,邵剑文,金伟良,孙文波。基于可靠度的旧有海底管线试压评估方法。中国海洋平台,Vol.19(4),2004.8,pp8-12。 83.杨铮,金伟良。Y型管节点应力集中系数有限元分析。中国海洋平台。 Vol.19(4),2004.8,pp 17-21。 84.JIN WEi-Liang, SHAO Jian-Wen:Pressure Test method of safety assessment on existed submarine pipeline,OMAE 2004-51579, 2004,6 85.金伟良,张恩勇。海底管道损伤原因分析即对策。科技通报,Vol.20(6),2004.11,pp529-533。 86.金伟良,何勇,龚顺风,宋剑,孙文波,吴炜。单点系泊海洋导管架平台结构体系可靠性分析。海洋工程,Vol.22(4),2004.11,pp 12-18。 87.宋剑,何勇,沈照伟,龚顺风,金伟良。单点系泊海洋平台结构管节点强度校核与可靠性分析。中国海洋平台,Vol.19(4),2004.8,pp 26-29。 88.宋志刚,金伟良。行走激励下大跨度楼板振动的最大加速度响应谱方法。建筑结构学报,Vol.25(2),2004.4,57-63。 89.吴剑国,金伟良,吴亚舸。结构系统可靠性计算的方向概率法。海洋工程,Vol.22(2),2004.5,pp 62-65。 90.周瑾,陈鸣,金伟良,叶甲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干缩性能的试验研究。新型建筑材料,2004年第5期,总278期,pp1-3。 91.李红梅,金伟良,叶甲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新型建筑材料,2004第3期,总276期,pp58-61。 92.叶甲淳,金伟良,邹道勤。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温度现场跟踪监测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4,Vol.25(6),pp99-107 。 93.宋志刚,金伟良。多随机参数下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布特征估计。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Vol.38(10),pp 1308-1313。 94.王建华,金伟良,张爱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某引水渠坡稳定的可靠度分析。水利水电技术,2004,Vol.35(11),pp 73-76。 95.赵羽习,金伟良。混凝土构件锈蚀胀裂时的钢筋锈蚀率。水利学报,Vol.35(11),2004.11,pp 97-101。 96.王东升,金伟良,龚顺风。运用层次分析法鉴定混凝土桥梁健康状况。科技通报,Vol.21(1), 2005.1, pp.41-44。 97.沈照伟,金伟良,李海波。工程荷载随机过程模型组合方法研究。中国海上油气,Vol.17(1),2005.2,pp 57-59。 98.雷杰,金伟良,张爱晖。下承式桁架拱渡槽的结构可靠度分析。水利水电科技进展,Vol.25(1),2005.2,pp 37-40。 99.金伟良,朱平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修复性等级划分。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Vol.22(1),2005.3,pp 61-70 100.钱晓斌,金伟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冲击破坏模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与工程版),2005,Vol.29(1),pp 109-112。 101.袁伟斌,金伟良。离心钢管混凝土结构粘结强度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Vol.22(1),pp 26-29。 102.姜涛,金伟良,陈鸣。饭店建筑节能要求及效益分析。能源工程,2005年第1期,总114期,pp 60-66。 103.候敬会,宋志刚,金伟良。滨海土壤环境下混凝土方桩的耐久性。混凝土,2005年第2期,总184期,pp 77-79。 104.金伟良,袁伟斌。基于破坏线模型的离心钢管混凝土扭转极限承载力。建筑结构学报,Vol.26(2),2005.4,pp 106-111。 105.金伟良,袁伟斌,干钢。离心钢管混凝土的等效本构关系。工程力学,Vol.22(2),2005.4,pp 110-115。 106.张奕,金伟良。火灾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若干研究。工业建筑,2005,Vol.35(8),pp 93-96。 107.金伟良,姜涛,陈鸣。混凝土小砌块建筑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浙江理工大学学报,Vol.22(3),2005.9,pp 278-283。 108.Wei-liang Jin, Jian Song, Shun-feng Gong,Yong Lu,Evaluation of damage to offshore platform structures due to collision of large barge,Engineering Structures27,2005.3,pp 1317-1326 109.Ming-Te Liang, WEi-Liang Jin, Ren-Ja Yang,Nai-Min Huang,Predeterminate model of corrosion rate of steel in concrete,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September 2005,Volume 35,Issue 9,Pages 1827-1833 (Ei,SCI) 110.潘仁泉,倪国荣,金伟良。基于氯离子侵入引起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力的研究。房材与应用(材料·结构),Vol.33(4),2005,pp 14-17。 111.赵羽习,金伟良。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构件保护层胀裂的全过程分析。水利学报,Vol.36(8),2005.8,pp 939-945。(Ei) 112.傅翼,金伟良,粟京,张恩勇,严建华。海底管道中长距离微管真空灌浆试验研究。新型建筑材料,2005年第10期,总295期,2005.10,pp 14-18。 113.金伟良,张奕,赵羽习。氯离子在火灾后混凝土中的扩散模型。建筑材料学报,Vol.8(2),2005.4,pp145-149 (Ei)。 114.宋志刚,金伟良。基于海冰区划的平台结构振动舒适度设计—容许加速度限值。海洋工程,Vol.23(2),2005.5,pp61-65。 115.宋志刚,金伟良。行走作用下梁板振动舒适度的烦恼率分析。振动工程学报,Vol.18(3),2005.9,pp228-233 (Ei)。 116.袁伟斌,金伟良。离心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理论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Vol.37(2),2005.8,pp495-500 (Ei)。 117.李贵炳,张爱晖,金伟良。持载下外贴纤维布加固RC梁抗弯性能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9(1),2005.1,pp70-75 (Ei)。 118.宋志刚,金伟良。行走作用下梁板结构振动舒适度的烦恼率分析。振动工程学报,Vol.18(3),2005.3,pp288-292(Ei)。 119.金伟良,方韬。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性能的离散单元法模拟。工程力学,Vol.22(4),2005.4,pp67-73(Ei)。 120.张我华,金伟良,李鸿波。岩石边坡稳定性的随机损伤力学分析。水利学报,Vol.36(4),2005.4,pp413-419。 121.徐铨彪,金伟良,余祖国,严家禧。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9(6),2005.6,pp863-868(Ei)。 122.Jin Weiliang(金伟良),He Yong(何勇),Gong Shunfeng(龚顺风),Song Jian(宋剑),system reliability-based assessment on single point mooring jacket platform,proceeding of the 2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ffshore mechanics and Arctic Engineering, 2005, OMAE 2005,2005.6,pp277-283(Ei)。 123.金伟良,付勇,赵冬岩,白秉仁。具有裂纹损伤的海底管道断裂及疲劳评估。海洋工程,Vol.23(3),2005.8 ,pp7-16。 124.金伟良,胡琦忠,宋剑。偶然灾害作用下海洋平台结构的研究进展。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5.10,pp9-13。 125.金伟良,袁伟斌。离心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的有限元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9(10),2005.10,pp1571-1575。 126.Zhu Pinghua, Jin Weiliang,Four-function Principle for Optimization Design Of Green High Performance Massive Concrete,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Vol.20(4),2005.12,pp93-96(SCI)
主要论著: 1. 赵国藩,金伟良,贡金鑫. 结构可靠度理论.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12 2. 金伟良,赵羽习.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8 3. 金伟良.工程荷载组合理论和应用.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3 4. 金伟良 主编. 建筑结构.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2 5. 金伟良,赵立国 主编. 建筑结构与设备.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2 6. 严慧, 金伟良 主编. 结构与地基新进展.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9 7. 金伟良 主编. 2005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作品选编.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
奖励: 1. 浙江省科技奖二等奖:极端环境作用下海洋平台结构可靠性与安全评估。排名第1,2002 2. 浙江省科技奖二等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裂缝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排名第1,2004 3. 浙江省科技奖二等奖:高边坡稳定可靠性与支护结构优化及其工程应用。排名第2,2004
纵向项目资助情况: 1. 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结构可靠度理论及数值模拟。1994—1996,负责(3万元) 2. 浙江大学曹光彪高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时变结构体系可靠度。1995—1997, 负责(10万元) 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建筑结构的抗灾可靠性评估。223Z94151030,1995—1998。负责(3.5万元) 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八五”重点项目:渤海八号平台结构可靠性评估。 1996—1997。负责(10万元)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载作用下海洋平台结构时变体系可靠度,59779002,1998年1月? 2000年12月,负责(12万)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专题:海洋平台结构可靠度与寿命评估。59895410-6-2,1998.8 ----2002.7 , 负责(40万) 7.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九五”重点项目:服役海洋平台结构可靠性评估。96115-01, 1998—2000。负责(40万元) 8. 浙江省科委重点项目:玉环浅海抗风浪网箱结构与养殖技术。1998—2000, 负责 (10.0万元) 9. 国家建设部2000年科研计划项目: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裂缝控制技术及试点工程。2000-2002,负责(105万元) 10.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裂缝控制技术。2000-2001,负责(6万元+6万元)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振动舒适度的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研究。50278085,2003.1——2005.12,负责(21万) 12.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浙江沿海重大工程安全耐久性的关键技术研究。(2003C23024),2003年3 月至2005年8月,负责(30万元) 1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长距离海底管道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2001AA602022-1,2001.10—2003.12,负责(156万),2004.1-2005.12, 负责(122万) 14.浙江省交通厅科技项目:舟山码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调查与分析。2002.3-2003.12, 负责(4万) 15.浙江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浙东沿海高桩码头结构调查和加固研究。2002.3-2004.6, 负责(12万) 16.浙江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浙江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调查与评估研究。2004.7-2005.10, 负责(86万) 17.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堤防工程安全耐久性的研究。2004年7 月至2006年6月,负责(15万元) 18.杭州市科技重点项目:环保节能型住宅建筑体系与工程应用。2004.10-2006.6, 负责(15万) 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氯盐侵蚀环境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评估基础理论研究,2006~2009,负责(200万) 20.国家重点工程科技专项:杭州湾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长期性能研究,2005~2008,负责(232万)
软件著作权: 1. 2003SR2756:海底管线施工应力与状态设计分析程序UPDSAP,软著登字第007847号。2003 2. 2003SR2755:海洋平台结构可靠度分析程序STRAS,软著登字第007846。2003 3. 2003SR2191:海洋平台结构可靠度指标标定与敏度分析系统,软著登字第007282号。2003 4. 2003SR2192:非线性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软件系统NSAS,软著登字第007283号。2003
来源于浙江大学校内网
本公司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的翻译服务,并为各大院校的专家,教授,老师提供多语种的论文翻译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