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边政治关系
1972年6月27日,中国与圭亚那建交。
近年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高层往来不断,在国际事务中保持良好配合。2011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出席第三届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期间,会见圭总统贾格迪奥。
中方重要往访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1981年2月)、陈慕华(1993年6月)和顾秀莲(2007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耿飚(1978年7月)和钱其琛(1998年7月),国务委员吴仪(2003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2012年6月)等。
圭方重要来访有:总统阿瑟(1977年4月)、贾根(1993年12月)和贾格迪奥(2003年3月、2008年9月出席夏季达沃斯年会、2010年7月出席上海世博会加共体日活动),总理伯纳姆(1975年3月、1984年6月)和海因兹(1996年7月、2005年7月和2011年12月),议长纳拉因(1989年6月)和拉姆克兰(2004年5月),外长杰克逊(1990年4月)和罗西(1996年4月)等。
二、双边经贸关系
圭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两国建有经贸混委会机制,迄已举行11次会议。2011年,双边贸易额为1.47亿美元,同比增长46.3%;其中中方出口1.33亿美元,同比增长59.2%;进口1453.9万美元,同比下降15.9%。
中方主要向圭出口纺织品、钢材、塑料制品和农产品等,进口原木、锯材及农产品。
三、双边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
中圭在人文领域合作进展顺利。两国签有文化协定。中方曾数次向圭派出体育团队、教练,并多次派杂技团、艺术团赴圭访演。圭曾派乒乓球队来华参加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
圭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福建省福州市与圭首都乔治敦市建有友好城市关系。截至2010年,中方共向圭方提供58个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名额。中方迄已派遣9期援圭医疗队和3批青年志愿者赴圭。
四、重要双边协议及文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2年6月27日)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政府关于发展两国贸易关系、互设商务办事处的协议》(1971年11月24日)
(三)《关于中圭成立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混委会换文》(1984年6月15日)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政府文化协定》(1984年6月15日)
(五)《中圭两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988年12月2日)
(六)《中圭外交部官员会晤制度议定书》(1990年4月15日)
(七)《中圭两国政府关于派遣中国医疗队赴圭工作的医疗合作议定书》(1993年3月26日)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公务旅行签证协定》(1998年7月20日)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政府贸易协定》(2001年9月17日)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圭亚那共和国政府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2003年3月27日)
(十一)《关于2007年度开展援圭亚那青年志愿者项目的协议书》(2007年6月6日)
(十二)《中国旅游团队赴圭亚那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2007年7月10日)
五、双方使馆信息
中国驻圭亚那大使:于文哲。馆址:Lot 2, Mandela Avenue, Botanic Gardens, Georgetown, Guyana。电话:592-2271651,592-2271652。传真:592-2259228。经商处电话:592-22 67428,592-2269965。
圭亚那驻中国大使:戴维·达比丁。馆址:建国门外秀水东街 1 号。电话:010-65321337,65321601。传真:010- 65325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