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中国同原捷克斯洛伐克于1949年10月6日建交。1993年1月1日, 捷克共和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中方即予以承认并与之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双方商定,继续沿用1949年10月6日为两国建交日。1994年10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和捷外交部副部长翁德拉签署换文协议,确认中国与前捷克斯洛伐克联邦缔结的条约、协定继续有效。
(一)中方重要往访
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1994年9月)、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1996年4月)、机械工业部长包叙定(1996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1997年4月)、电力工业部长史大桢(1997年8月)、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1999年10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2000年6月)、外交部长唐家璇(2001年4月)、政协副主席白立忱(2001年6月)、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2002年2月)、国务委员王忠禹(2002年6月)、国务委员吴仪(2002年7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5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006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2007年6月)、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2008年1月)分别访捷。2009年5月,温家宝总理赴捷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并会见了捷总统克劳斯、过渡政府总理菲舍尔。2010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布鲁塞尔出席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同捷总统克劳斯友好交谈。2012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华沙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同捷总理内恰斯举行双边会见。2012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万象出席第九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同捷总统克劳斯寒暄。
(二)捷方重要来访
外交部长泽列涅茨(1993年6月)、工贸部长德卢希(1993年10月)、总理克劳斯(1994年10月)、工贸部长德卢希(1996年12月)、外交部长卡万(1999年5月)、工贸部长格雷格尔(1999年9月)、总理泽曼(1999年12月)、总统克劳斯(2004年4月)、捷工贸部长乌尔班(2005年1月)、总理帕鲁贝克(2005年6月)、众议院主席扎奥拉莱克(2006年2月)、总统克劳斯(2006年9月过境访问西安)、捷军总参谋长什泰夫卡(2007年1月)、参议院副主席利什卡(2007年6月)、众议院副主席卡萨尔(2008年5月)、众议院副主席菲利(2008年6月,出席第五届亚欧议会伙伴会议)、总理托波拉内克(2008年8月,观看北京奥运会比赛)、副总理翁德拉(2008年10月,出席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副总理兼外长科胡特(2010年5月,出席上海世博会捷克国家馆日活动)、参议院副主席什捷赫(2010年8月,率参议院地方发展、公共管理及环境保护委员会代表团)分别访华。2012年3月,捷州长协会主席、南摩拉维亚州州长、社民党第一副主席哈谢克率捷友好人士代表团访华。2012年7月,捷总统夫人克劳索娃、参议院副主席什克罗马赫来京出席文化活动。2012年11月,捷地方发展部长扬科夫斯基来华出席“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2013年7月,以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州州长诺瓦克为团长的捷地方领导人代表团赴重庆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
二、双边经贸关系与经济技术合作
目前,捷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1年,双边贸易额99.9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其中中方出口76.7亿美元,同比增长7.7%,进口23.2亿美元,同比增长34.2%。2012年,双边贸易额87.3亿美元,同比下降17.8%,其中中方出口63.2亿美元,同比下降17.8%,进口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8%。2013年1-3月,双边贸易额22.9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其中中方出口17.2亿美元,同比增长19.8%,进口5.7亿美元,同比0.1%。
1993年2月,中捷海关事务合作协定生效。同年10月,签署两国政府贸易协定。1994年双方签署关于捷向中国神头电厂继续提供两套五十万千瓦电站设备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两国企业签署了中方进口捷两套五十万千瓦电站设备的合同。2002年7月,双方签署了进口700辆捷产斯科达小轿车的合同。8月20日,山西神头第二发电厂为电站二期工程举行开工典礼,该项目正式启动。2004年4月,中捷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捷克共和国政府经济合作协定》。2005年12月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捷克共和国政府关于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及总金额约4.7亿美元的商务合作文件。2007年8月,中捷经济联委会第7次会议在捷举行。2008年12月,捷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霍沃尔卡访华并出席第8次中捷经济联委会会议。2009年8月,中捷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捷克共和国政府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2010年12月,捷克PPF集团下属捷信集团在天津为消费者提供小额信贷,成为中国首家外资消费金融公司。
三、双边文化、科技与教育等领域交往与合作
1994年1月,中方在捷举办西藏艺术展。1995年中国文化部副部长陈昌本访捷并商签两国文化合作计划。1996年11月,捷文化部副部长科隆塔里访华,双方签署两国文化部1997—1999年文化合作议定书。1997年5月,中国电影周在捷举行。1999年7月,捷文化部副部长温朔娃访华并出席捷克电影周活动。2000年7月,中国文化部副部长李源潮访捷,双方签署两国文化议定书。2001年2月,捷文化部副部长温朔娃访华。2002年8月,中方在布拉格举办《中国苏州传统工艺精品展》。2004年4月,两国文化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捷克共和国文化部2004—2006年文化合作议定书》。2005年12月温家宝总理访捷期间,两国文化部签署了《关于在捷克举办“中国文化展”的意向书》。2006年5月,《中国丝绸文化展》和中国电影周在捷成功举办,捷在华举办文化周。2007年,捷在华举办“捷克—欧洲的枢纽”系列文化活动,中国广播民乐团参加“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并举办专场音乐会。2008年4月,捷文化部长耶赫利奇卡访华,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捷克共和国文化部2007—2011年文化合作议定书》。2008年6月,“感知中国·中欧行”大型系列文化活动在捷克举行。根据两国文化部合作计划,2009年10月,中国文化节在捷首都布拉格举行,中国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出受到捷民众热烈欢迎。2010年5月,捷克文化节在北京和烟台举行。2011年12月,中捷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捷克共和国文化部2012—2014年文化合作议定书》。2013年5月,捷文化部副部长桑科特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论坛”;“捷克布拉格交响乐团”来华出席第3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6月,文化部部长蔡武在京会见捷文化部副部长桑科特。
1995年5月,捷副总理兼国家科技与投资发展委员会主席奥布齐纳访华。6月,中国科技代表团访捷,两国重签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1996年9月,中国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惠永正访捷。1997年12月,中捷举行第34届科技例会,签订涉及农、林、牧、环保、医药等24项技术领域合作议定书。2000年4月,中捷召开第35届科技例会,中国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与捷教育、青年、体育部副部长普鲁沙签署合作议定书,商定41个合作课题。2002年3月,中捷第36届科技例会在布拉格召开,双方商定了2002—2005年间50多项科技合作项目。8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淀佐访捷。9月,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访捷。2004年4月,中捷第37届科技例会在上海举行。5月,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率团访捷,中方首次在布拉格主办中国高技术及产品展。2007年5月,中捷第38届科技例会在布拉格召开,共批准47项涉及农业、生物、材料、医药等领域的双边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2010年4月,中捷第38届科技例会在北京举行,双方签署了例会议定书,共有23个项目列入本届例会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主要涉及生物、医药、农业、材料、物理等领域。
1996年5月,捷教育、青年、体育部副部长翁德拉契克来华签署两国1996—1999年教育交流协议。2000年5月,捷教、青、体部长泽曼访华,双方签署两国教育部2000—2003年教育交流协议。2003年9月,中国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率团访捷,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捷克共和国教育青年体育部2004—2007年教育交流协议》。根据协议,中捷两国每年互换15名奖学金留学人员。中方现有2名教师在捷任教;捷有1名教师在华任教,捷留学人员11名。2007年,捷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帕拉茨基大学正式成立,中国15所大学首次在捷举办中国教育展。2008年7月,双方签署两国教育部2008—2011年教育交流协议。2012年11月,双方签署两国教育部2012—2015年教育交流协议。
四、重要双边政治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捷克共和国政府联合公报》(199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捷克共和国政府联合声明》(2005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