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名称(中文): 第十七届全国科学计算与信息化会议 所属学科: 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 开始日期: 2015-08-17 结束日期: 2015-08-21 所在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在城市: 安徽省 合肥市 主办单位: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研究所
[ 重要日期 ] 摘要截稿日期: 2015-06-15 全文截稿日期: 2015-07-27
[ 会务组联系方式 ] 联系人: 尚雷明
会议背景介绍: 第十七届全国科学计算与信息化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研究所承办,定于2015年8月17日至21日在合肥市召开。会议将邀请知名学者做特邀报告,汇集天文、生物、医药、物理、网格计算、云计算、大数据、海量存储、网络信息安全、协同工作平台等多个研究方向的专家与学者,共同分享科学计算与信息化的最新动态及研究成果。还将组织智慧科研论坛,邀请信息化专家做专题报告,对新时期智慧科研方面的工作进行探讨。并首次引入应用培训环节,邀请一线技术人员举办海量存储以及云计算系统培训,通过实际操作让学员能够独立安装和配置相关系统。 征文范围及要求: 征文范围(征文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下议题) 1、科学计算应用及成果 介绍利用集群、网格、云计算、协同平台等科学计算环境开展的应用、工具、方法或取得的成果,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下方面: l 应用场景与案例 l 应用数据分析 l 分布式数据管理 l 性能分析和系统调优 l 应用监控 l 科学应用成果 2、网格计算与云计算 介绍网格计算和云计算涉及的体系结构、网络、存储、分布式数据处理、基础平台等关键技术,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下方面: l 体系结构及实现 l 虚拟资源管理 l Openstack等云平台管理技术 l Hadoop、Spark等数据存储与处理 l 云存储及支撑软件 l 网络及数据安全技术 l 基于云平台的科学计算系统 3、硬件环境与基础设施 介绍科学计算环境中硬件与基础设施技术,体系结构、网络、存储、分布式数据处理、基础平台等关键技术与管理,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下方面: l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准测试与维护 l 硬件发展趋势与使用,比如多核、GPU、FPGA等 l 新型网络技术,比如SDN、Vxlan等 l 海量存储系统 l 大型集群资源调度、监控及记账 l 数据中心的运行维护管理技术 4、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介绍大规模科学数据获取、存储、分析、可视化、软件开发等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下方面: l 在线运行控制与在线集群管理 l 数据获取系统与自动化 l 数据模拟、重建以及分析 l 大规模数据库管理技术 l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l 软件工程及算法设计 l 信息管理系统 l 数据可视化技术 5、智慧科研与协同工作环境 介绍智慧科研与协同工作环境等相关技术和方法,分享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的经验,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下方面: l 智能科研与管理平台 l 智慧科研文化建设 l 协同工作工具及技术 l 会议管理系统 l 视频及电话会议 l 协同工作环境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