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82115891
  • bjhyw@263.net
  • 021-31200158
  • shkehu@263.net

同声传译行业新闻

国际会议主持人别忘记感谢同声传译这些幕后英雄

    曾经参加过美国马里兰州商学院商业计划书大赛,是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美国人邀请的人几乎全是企业界的,没有一个国内教育部门的领导,自然没有中国式的领导讲话。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对“小人物”的态度,和中国举行大型会议的形式正好相反。会议结束前,他们首先感谢的不是领导,而是临时招来为会议登记的学生、同声传译以及其他服务人员,让大家以掌声向他们致谢。当时那位活泼的美国女主持人甚至将负责饮料小吃的学生请上台,将这些青年男女排成一排,让与会者向他们致意。看到这一幕,你会觉得很感动。

  但是在中国,领导总是第一个上台,如果行业的会议就是行业的主管领导,如果是地方会议就是地方领导,谁官大谁讲话时间最长,这成了长久以来形成的规矩,被所有人遵守。而在西方,讲话长短、上台先后是根据参会者与会议关联度的大小而定的。

  美国人不崇尚官僚,崇尚效率,任何被邀请参会发言的人都要遵守时间。回想起来,其实国内开会之所以往往都不能按时开始和按时结束,常常是领导迟到,或者主持人不敢维护正常的秩序,让领导们讲废话的时间太长,而压缩的都是一些小人物的但却是实质性的发言。

  在国内会场上,主持人讲话千篇一律,首先感谢一大堆在座的各位来宾,而且一定要从头衔说起,当然也是从最大的说起。他会逐一念每个出席会议领导的名字和职务,那常常是最耗费时间并且最乏味的时刻。如果某位领导有要事在身说好了又没有与会,替代者还会特别介绍为什么第一把手因工作繁忙不能来,自己得代替演讲。

  国内的领导无论在何人口中都是被引述的对象,领导的影响力像幽灵般无处不在。无论是行业会议还是某个颁奖大会,或者运动员表彰大会,领导都是被重点提及的。好像那些个人长期研究发明的成果与体育运动员刻苦锻炼的成绩,都和那些不知在岗位上呆了多久的领导有关似的。

  西方人在同样的场合下总是简单得多,他们的开场白即使提及领导也仅仅是几个位居前列的显要人士,而不是像我们那样恨不得把每个要人都提一遍,免得漏掉了谁还得罪人。

  实际上法国人比较喜欢简单提及被邀请的官员,但不是一味地感谢。美国人开会则很少提及,对他们来说,官员远没有那么重要,至少比起企业家是如此。但无论如何,西方人都不会忘记以女士们先生们开头,总是把女士放在前面。这一点和中国人只分官阶大小不分男女性别的开场白截然不同。

这都是因我们的官本位主义造成的,本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领导 ”的动词意思是率领并引导他人朝向一个方向前进,名词意思是担任这种领导的人。这意思和英语中的“领导”(leader)基本相同,英语中的意思也是指领袖、首领、指挥者甚至首席演奏者。在美国,“领导”指的是行动者,常常是企业经理。

  可是在汉语口语中,“领导”的意思却演变了很多,它不单指某位领导,也指级别,指官阶,指权力,形象地讲是自己依赖于或者有求于的人。这些人主要是官员,无论中央还是地方的官员,只要他们有权力或者代表权力,即使可能是级别很小的人。他们不仅受感谢多还受人推崇,连讲话时间都长,尽管他们大多不太会演讲。在公众场合观察东西方这个差别很有点意味深长。


翻译样稿